2022
04/16
06:59
来源:
拉萨融媒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大拉萨河生态修复与治理工作力度,拉萨河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为拉萨各族人民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拉萨河,藏语称“吉曲”,意为“快乐河”“幸福河”。近日,记者来到拉萨河边看到,碧绿清澈的河水静静流淌,河两岸的花草与远处云雾缭绕的山脉构成了一幅恬静、优美的风景图。顺着河流的方向,十几名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捡拾浅滩里、岸边上的垃圾。
据了解,穿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为拉萨河护堤员,大多为该河段附近居民。每天早晨沿着拉萨河巡河护堤,护堤员次成对拉萨河近年来的变化感慨万千。“我负责的是太阳岛至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段的河道清理工作,以前这一段垃圾较多,工作比较繁重。近年来,随着河流保护力度加大,拉萨河越来越干净,风景越来越秀丽。”次成说。
目前,拉萨河护堤员队伍已壮大至42人,分为5组在拉萨河城区段开展巡河护河工作,清理拉萨河沿岸垃圾,并对在河道里随意倾倒垃圾现象进行及时制止、上报处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河湖长、河道管护员最前哨作用,扎实开展巡河护河工作,进一步加大河湖保护工作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力量积极主动参加,形成人人有责的良好工作局面。”市水利局河湖管理科科长田莉莉说。
如今的拉萨河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不仅与奋战在一线的护堤员密切相关,近年来实施的拉萨河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工程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使拉萨河城区段迎来了“河”变“湖”的华丽转身。
2014年,随着拉萨河三号闸投入使用,拉萨河增添了一个平均水深2.5米、平均水面宽度300多米、蓄水量约105万立方米的人工湖,极大改善了拉萨水生态环境,增加了拉萨市的含氧量和湿度。2015年,依托拉萨河3号闸打造的滨河公园项目建成投用,形成了一处宽阔的滨水景观和生态湿地长廊。2019年,我市投资约3.5亿元对拉萨河贡布堂、拉萨大桥左岸、慈觉林、二号闸左岸和右岸、拉萨火车站、拉萨市环卫局等7段护岸段工程进行治理并配套相应的滨水生态景观建设,护岸总长13.685公里,生态景观工程总面积128.92公顷。河沿岸休闲长椅、景观灯、健身步道、凉亭等集休闲与景观于一体的公共设施,为市民亲水提供了便利。
经过生态修复与治理,拉萨河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河面成为斑头雁、赤麻鸭等鸟类的天堂,河沿岸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拉萨市民不仅可以体验碧波荡漾、鸟语花香的自然之美,还可以乘船游湖尽享亲水之乐,拉萨河“水量丰起来、水质好起来、风光美起来”的蓝图正在成为现实。
“以前这边都是荒地,现在环境非常好,风景很漂亮,我经常来散步,希望以后越来越好。”市民边珍说。
拉萨河是拉萨人民的“母亲河”,是见证拉萨变迁的历史之河、文化之河。未来,拉萨河会水更清、岸更绿、河更畅、景更美,拉萨市也将成为独具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