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10/24
12:01
来源:
拉萨日报
【字体:大中小】
浏览量:次
晨光洒满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前红旗飘扬。2025年8月,拉萨市实验中学迎来第一届初中学生。在这所投资8.2亿元的现代化校园里,错落有致的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相互辉映,先进的教学设施与特色功能室相得益彰,处处彰显着拉萨教育发展的新活力。
今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60年来,拉萨教育实现了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跨越,这不仅是一座城市教育面貌的深刻变化,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西藏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得到充分彰显的生动实践。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看似简单的六个字,背后凝结的是国家意志与人民期盼的高度统一,是教育资源公平分配与教育质量系统性提升的双重胜利。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在雪域高原这样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薄弱的地区,实现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党和国家持续的政策倾斜、资源投入和制度保障。曾经,旧西藏没有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学校,适龄儿童入学率不足2%,文盲率超过95%。自治区成立后,现代教育体系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目前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学校377所、在校生16.35万人,逐步构建起包括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在内的现代教育体系;从1985年开始对义务教育阶段农牧区子女实行“三包”政策,到全面实现15年免费教育,再到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49%,拉萨教育的每一步跨越,都凝聚着党中央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对西藏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对西藏人民美好生活的深切关怀,更彰显了党和国家推动社会公平、保障每一个孩子受教育权利的坚定决心。
教育是千家万户之盼、民族昌盛之根,是提高人民素养、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核心支柱。“上好学”不仅意味着教学条件的改善,更意味着教育内涵的升华。它指向的是更加均衡的教育资源分配、更高质量的育人过程、更全面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西藏工作摆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确立了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这一方略的指引下,拉萨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春天。
拉萨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资源不断优化整合,“三包”(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政策全面深化并不断提高标准,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均衡发展深入推进;一座座现代化学校在城乡拔地而起,先进的教学设施、数字教育资源直达最偏远的教学点;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扎实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日益密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高等教育、职业教育飞速发展,为拉萨现代化建设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组团式”教育援藏全面落实,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不远万里奔赴拉萨,为当地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拉萨教育跨越式发展的背后,是教育观念从“规模发展”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是从“有书读”到“读好书”的育人愿景升级,这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高度契合,也反映出西藏各项事业正在从“有没有”迈向“好不好”的新发展阶段。
教育是时代发展之需、民族振兴之魂,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在西藏,教育更是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拉萨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他们活跃在各个领域,成为推动拉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西藏自治区成立60年以来,拉萨市教育系统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2024年年底,初中招生改革领跑全区,高考上线率从57%跃升至80%,一本上线率增长23个百分点;教师队伍规模扩大31.5倍,荣誉奖项屡创新高;立德树人创新实践,培育出全国“新时代好少年”……从招生模式到办学质量,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拉萨教育的每一次突破都彰显着党中央对教育公平的坚定追求。次旺德吉、魏子诺等全国“新时代好少年”的涌现,正是拉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培育时代新人的生动缩影。这背后,是党中央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部署,是习近平总书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殷殷嘱托的扎实践行。
拉萨教育的巨变,也是西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缩影。教育照亮个体命运,更奠基地区未来。一批又一批受过良好教育的新时代建设者正在成长起来,他们将成为巩固民族团结、推动区域发展、促进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中流砥柱。这充分证明,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确保每位公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根本保证。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拉萨的教育事业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高质量发展、守护生态文明、增进民生福祉上持续发力,让教育甘泉持续滋润雪域大地,让雪域高原的明天更加灿烂辉煌!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