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2025

04/07

10:32

来源:

拉萨融媒

【字体:

浏览量:

标签

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拉萨民政“四送”服务破解孤儿就业难题

相关链接:

拉萨融媒(记者莫瑞英就业是儿童福利机构大龄孤残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是他们全面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实现自身权利与人生价值的必要条件。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拉萨市民政局积极搭建“教育-培训-服务-合作”的全链条支持模式,助力孤儿实现从“生存保障”到“自我发展”的跨越。近三年,市民政局共帮助142名孤儿成功就业,其中17%考入公务员(事业单位)岗位,20%成为基层专干,3%参军入伍,5%自主创业。

强化机制创新以“送教育”疏通就业堵点

市民政局建立孤儿基本生活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执行标准从每人每月1059元增至每人每月1468元,专款专用、按时发放,保障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同时,依据《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实施暂行办法〉的通知》,为每位孤儿提供一万元的助学金,确保孤儿在求学过程中不因经济问题而中断学业。此外,每年邀请就业部门专职教师解读最新就业政策,增强他们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让已就业离院(村)的孩子回福利机构分享就业经历,激励机构内的孩子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

贡觉多吉来自中国拉萨SOS儿童村青年公寓,得益于国家援藏就业政策,如今在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黄泥堡裕固族乡人民政府工作。他勤奋踏实,任劳任怨,赢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基层是工作的根基,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线。我们常常需要加班至深夜,最繁忙的时候甚至一个月只休息一天。尽管身体疲惫,但每当想到自己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力量,心中便涌起一股热血,仿佛有无穷的力量。”谈及参加工作后的体会,贡觉多吉娓娓道来。

聚焦技能提升以“送培训”增添就业动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市民政局通过与高校、职业院校及优质培训机构紧密合作,提供职业指导、技能培训和就业见习机会。同时,鼓励孩子们结合社会需求和兴趣爱好,积极考取普通话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会计证书和计算机等级证书等,为未来就业之路增加更多机会。目前,市儿童福利机构有3名孤儿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

在天津医科大学预防医学专业深造后,索朗德吉成为拉萨市儿童福利院3号家庭的骄傲。她于2023年成功通过事业单位选拔考试,目前服务于那曲市巴青县疾控中心。自入职以来,她从未因私事请过一天假,展现了出色的责任感和高标准的自我要求。她乐于与同事们分享在福利院度过的难忘时光,并且坚定地表达自己的决心:“党的培养和社会各界的关爱教会我感恩,如今我有回馈社会的能力,我将珍惜每一次机会,以实际行动报答这份恩情。”

搭建服务平台以“送服务”加速就业对接

深化党员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实施“党员结对家庭帮扶”机制,特别关注面临就业困境的青少年,开展“一对一”指导,帮助制定个性化职业发展路径,积极整合招聘信息进行筛选,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微信等渠道及时推送。对已就业的大学生进行追踪式回访,确保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人尽其才。

中国拉萨SOS儿童村10号家庭的措姆,在完成重点大学学业后,毅然放弃了更加宽广的职业道路,选择成为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办事处的民政经办人员。在岗位上,她扮演着社情民意观察者、惠民政策宣讲者和扶贫济困代办员的多重角色,全天候奔波在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一线。

措姆坚定地表示:“我是在党和政府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我希望能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乃琼不仅是我的工作之地,更是我的根。我希望能为这片土地和家乡的乡亲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

深化交流合作以“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

市民政局与教育机构合作,为儿童福利机构的孩子提供与同龄人同等的教育机会,与医疗保健机构合作,提供心理疏导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就业心理状态。支持社会组织吸纳儿童福利机构毕业生就业创业。每年定期在机构内组织专题招聘会,提供直接对话的平台,为用人单位输送新鲜血液,实现双赢。

未来,市民政局将坚定不移地贯彻“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宗旨,加大力度推进儿童福利机构基础设施升级。通过优化生活环境、增设教育资源、举办多彩文化活动,打造一个温馨、健康的成长空间。通过提供职业培训、组织实习和就业辅导,搭建一个全面的就业服务平台,助力孩子们顺利步入职场,使他们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传播正能量的中流砥柱。

责任编辑:陈灏

【我要纠错】【打印本文】【关闭】

感谢您对拉萨市人民政府网的关注,如发现内容有误,请发送邮件至:lssysqgk@163.com

X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赞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