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概况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地处西藏中部稍偏东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拉萨史称... [详细]
拉萨概况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地处西藏中部稍偏东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惹萨(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官,是政教合一的象征。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拉萨市现辖5县3区(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林周县、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和3个经济功能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文化创意园区),全市总面积29640平方公里(2.964万平方公里),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73.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5万、户籍人口54.36万人,有藏、汉、回等38个民族,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78.4%。

拉萨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早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干湿季明显,冬春降雨少,天气干燥多大风;雨季降水集中,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年无霜期100-120天;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6月份平均气温为15.7℃,平均最高气温为22.9℃,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月份,1月份平均气温为-2℃,平均最低气温-9.7℃,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月份,多年极端最高温度为29.6℃,极端最低温度-16.5℃,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月份,夏秋季无高温,是夏季的避暑胜地。

拉萨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境内江河年均流量340亿立方米,湖泊储水200亿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念青唐古拉主峰及附近约578平方公里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储存大量固体水。人均水量和每亩地占水量均高于全国水平。河流(不含雅鲁藏布江过境段)水电资源蕴藏量255万千瓦,地热田年热流量发电潜力15万千瓦,地热地区天然热流量发电潜力26.8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值达202千卡/平方厘米。拥有矿产资源50多种,刚玉、高岭土、自然硫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铅锌矿、铁矿、铜矿储量分别达到40万吨、230万吨和460万吨。动植物资源独特,虫草、贝母、天麻、鹿茸、牛黄、红景天、雪莲花等动植物药材品种繁多,青稞、芫根、藏鸡、牦牛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营养价值高。

拉萨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有气势恢宏的地质景观、磅礴玉洁的雪峰冰川、美丽恬静的草原风光、波光万顷的高原湖泊、气象万千的地热云雾和郁郁湿润的湿地林卡。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景点星罗棋布,有大小寺庙200余座,仅市区内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40多处,文物库存几十万件;有风雨千秋的历史胜迹,有美妙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和塑像艺术,有独具神韵的民族歌舞、服饰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以布达拉官、大昭寺为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拉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项,其中拉萨雪顿节、觉木隆藏戏、拉萨朗玛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拉萨堆谐、打阿嘎工序、直贡藏医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城关概况

城关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下游段南北两岸,东与达孜区接壤,南与山南市贡嘎县和扎囊县毗邻,西与堆龙德庆区紧靠,北与林周县相依。城区面积554平方千米,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0千米,南北跨距31千米。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50个村(居)委会。城关区总人口数164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1人,城镇人口152195人。 [详细]
城关概况

城关区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偏东南的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下游段南北两岸,东与达孜区接壤,南与山南市贡嘎县和扎囊县毗邻,西与堆龙德庆区紧靠,北与林周县相依。城区面积554平方千米,行政区域东西跨距20千米,南北跨距31千米。下辖12个街道办事处、50个村(居)委会。城关区总人口数164136人,其中:农业人口11941人,城镇人口152195人。

建制沿革(最新版 )

4世纪前,堆龙德庆境域由吉曲河(拉萨河)流域十二小邦之一的吉若江恩部落首领芒布统治。4世纪后,十二小邦之一的苏毗部落兴起,森波杰(苏毗小邦君长)赤邦松攻占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地域由其统辖。6世纪,雅砻悉补野部落北渡雅鲁藏布江,击败森波部落的赤邦松,尽收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即由其第三十一代赞普朗日松赞管理。7世纪初,雅砻悉补野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堆龙德庆境域属卫茹管辖,境内还设有吉麦东迪、堆龙域参、帕杰... [详细]
建制沿革(最新版 )

4世纪前,堆龙德庆境域由吉曲河(拉萨河)流域十二小邦之一的吉若江恩部落首领芒布统治。

4世纪后,十二小邦之一的苏毗部落兴起,森波杰(苏毗小邦君长)赤邦松攻占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地域由其统辖。

6世纪,雅砻悉补野部落北渡雅鲁藏布江,击败森波部落的赤邦松,尽收吉曲河流域,堆龙德庆即由其第三十一代赞普朗日松赞管理。

7世纪初,雅砻悉补野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堆龙德庆境域属卫茹管辖,境内还设有吉麦东迪、堆龙域参、帕杰域参、桑域参分别管理军政、民事、赋税等事务。(“茹”、“东迪”、“域参”为行政管理机构名称)

9世纪中叶,吐蕃政权崩溃,末代赞普达玛之子云丹及其后裔占据原卫茹大部,建立拉萨王世系进行氏族统治,堆龙德庆地方为其辖地之一。

13世纪,吐蕃并入元朝版图,堆龙德庆一带隶属乌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蔡巴万户府。

明代,境内行都武卫制度与宗本制度并行,堆龙德庆隶属搽里巴都指挥使司,境内设有觉木隆宗、东嘎宗、奈邬宗。17世纪上半叶,藏巴汗攻占前藏,堆龙德庆地方由藏巴汗政权管辖。明朝末年,固始汗推翻藏巴汗政权,扶持五世达赖喇嘛建立甘丹颇章政权,在堆龙德庆地方设置宗一级的蔡德谿卡,委派一名僧官担任谿堆。

17世纪中后期,堆龙德庆地方设蔡德谿卡、奈邬谿卡、东嘎谿卡,属雪列空。18世纪中后期,清廷在拉萨设立噶厦后,堆龙德庆地方设有董嘎尔城、策堆得营、里乌营,属雪列空。乾隆年间后期,噶厦政权在堆龙德庆境内设置策堆得谿、嘉尔布谿、哩乌谿,均属雪列空。

民国年间,噶厦政权将堆龙德庆地方的谿调整为东嘎宗堆、堆龙蔡德谿堆、柳梧谿堆,由雪列空直辖。

1956年4月,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成立,堆龙德庆地方设东嘎办事处和堆龙德庆办事处(宗级),属拉萨基巧办事处(地级)。

1957年,东嘎办事处和堆龙德庆办事处撤销,原所辖宗、谿直隶拉萨基巧办事处。

1959年3月,解放军平定达赖喇嘛叛乱,成立拉萨军管会,撤销西藏旧地方政权。

1959年9月,堆龙德庆县和西郊区成立,直属拉萨军管会;10月,拉萨军管会和拉萨基巧办事处撤销,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县、西郊区属之。

1960年2月,撤销西郊区,其辖区并入堆龙德庆县和西城区。堆龙德庆县政府迁至东嘎区。

2015年10月,撤销堆龙德庆县,设立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以原堆龙德庆县的行政区域为拉萨市堆龙德庆区的行政区域。

2017年12月,羊达乡、乃琼镇、东嘎镇正式撤乡(镇),设立街道办事处。仍隶属堆龙德庆区管辖。

2019年4月,德庆乡、马乡、古荣乡撤乡设镇,仍隶属堆龙德庆区管辖。

尼木县概况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地处西藏中部稍偏东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拉萨史称... [详细]
尼木县概况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是西藏自治区首府城市,是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也是藏传佛教圣地。地处西藏中部稍偏东南,位于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地势总体由东向西倾斜,平均海拔3650米,是一座具有1300年历史的古城。拉萨是历史文化“名城”、藏区稳定“要城”、雪域高原“净城”、改革开放“新城”,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早在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兼并邻近部落、统一西藏后,就从雅隆迁都惹萨(今拉萨),建立吐蕃王朝,成为当时西藏宗教、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金碧辉煌、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官,是政教合一的象征。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1982年又将其定为国家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拉萨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文明的洗礼和文化的鼎盛与延续,积累和沉淀了丰厚的文明成果和文化遗产,素以风光秀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风俗民情独特、名胜古迹众多、宗教色彩浓厚而闻名于世。

拉萨市现辖5县3区(当雄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尼木县、林周县、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和5个经济功能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慈觉林文化旅游创意区、老城区、空港新区),全市总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东西跨距277公里,南北跨距202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73.5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95万、户籍人口54.36万人,有藏、汉、回等38个民族,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78.4%。

拉萨气候属高原温带半干早季风气候。气候特点为: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日照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干湿季明显,冬春降雨少,天气干燥多大风;雨季降水集中,年降水量为200-510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份,多夜雨;年无霜期100-120天;平均气温低,昼夜温差大,6月份平均气温为15.7℃,平均最高气温为22.9℃,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月份,1月份平均气温为-2℃,平均最低气温-9.7℃,是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月份,多年极端最高温度为29.6℃,极端最低温度-16.5℃,分别出现在6月份和1月份,夏秋季无高温,是夏季的避暑胜地。

拉萨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境内江河年均流量340亿立方米,湖泊储水200亿立方米,地下水丰富,念青唐古拉主峰及附近约578平方公里的冰川和永久积雪带储存大量固体水。人均水量和每亩地占水量均高于全国水平。河流(不含雅鲁藏布江过境段)水电资源蕴藏量255万千瓦,地热田年热流量发电潜力15万千瓦,地热地区天然热流量发电潜力26.8万千瓦,年太阳总辐射值达202千卡/平方厘米。拥有矿产资源50多种,刚玉、高岭土、自然硫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铅锌矿、铁矿、铜矿储量分别达到40万吨、230万吨和460万吨。动植物资源独特,虫草、贝母、天麻、鹿茸、牛黄、红景天、雪莲花等动植物药材品种繁多,青稞、芫根、藏鸡、牦牛等高原特色农畜产品营养价值高。

拉萨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有气势恢宏的地质景观、磅礴玉洁的雪峰冰川、美丽恬静的草原风光、波光万顷的高原湖泊、气象万千的地热云雾和郁郁湿润的湿地林卡。全市名胜古迹众多,景点星罗棋布,有大小寺庙200余座,仅市区内已被列为重点保护的文物古迹就有40多处,文物库存几十万件;有风雨千秋的历史胜迹,有美妙绝伦的壁画、唐卡、造像和塑像艺术,有独具神韵的民族歌舞、服饰和异彩纷呈的民俗风情。以布达拉官、大昭寺为中心,方圆1.3平方公里的古建筑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尊重和保护。拉萨市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6项,其中拉萨雪顿节、觉木隆藏戏、拉萨朗玛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项,拉萨堆谐、打阿嘎工序、直贡藏医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项。


历史沿革

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后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0年1月,设立拉萨市;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成为自治区首府。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东西长约277公里,南北宽约202公里,东与林芝市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交界,南与山南市接壤,北与那曲市毗邻,面积29640平... [详细]
历史沿革

拉萨史称“逻些”,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名城。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将政治中心从山南迁到拉萨,后历经千年发展,逐步形成了西藏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中心。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60年1月,设立拉萨市;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拉萨市成为自治区首府。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东西长约277公里,南北宽约202公里,东与林芝市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交界,南与山南市接壤,北与那曲毗邻,面积29640平方公里(2.96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含世界文化遗产1处3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209处

自然地理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东西长约277公里,南北宽约202公里,东与林芝市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交界,南与山南市接壤,北与那曲市毗邻,面积29640平方公里(2.96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处(含世界文化遗产1... [详细]
自然地理

拉萨市位于西藏中南部,东西长约277公里,南北宽约202公里,东与林芝市相连,西与日喀则市交界,南与山南市接壤,北与那曲毗邻,面积29640平方公里(2.964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全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8(含世界文化遗产1处3点)、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8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4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209处

拉萨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55.89万人,有藏、汉、回等38个民族,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78.4%。 [详细]
拉萨人口

全市户籍人口55.89万人,有藏、汉、回等38个民族,其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口占78.4%。

行政区划

拉萨市辖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区、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8个县(区)及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文创园区、三个功能园区,37个乡、12个镇、16个街道办,50个社区、227个行政村。 [详细]
行政区划

拉萨市辖城关区、堆龙德庆区、达孜、林周县、当雄县、尼木县、曲水县、墨竹工卡县8个县(区)及拉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柳梧新区、文创园区、三个功能园区,37个乡12个镇16个街道办50个社区227个行政村。

财政和金融

202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7.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4 亿元,增长 4.7%;第二产业增加值 291.25 亿元,增长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429.5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3%。 [详细]
财政和金融

2022 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7.57 亿元,比上年增长 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74 亿元,增长 4.7%;第二产业增加值 291.25 亿元,增长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429.5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3%。

进藏常识

入藏报备添加新功能了!

藏易通健康码新增输入地址楼宇、 位即可完成街道(乡镇)、社区选定进行报备,简单易学不出错!

第一步:点击地图选点

58c573346e94ef0438f1d4124b96420

第二步:点击搜索地点

6e77d6091397f0718e74f28288a3dfa


第三步:红色点为自行输入地址定位点,蓝色为你所定位地点的管控街道(乡)和社区(村),请点击。

b460e081fbd892c238ac89863301527

第四步:请填写详细地址,与你搜索地点地址一致

c207efb3d0610362a320d7afc54e1d5

风俗文化

拉萨年味日渐浓 红红火火迎新年

临近春节和藏历新年,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里,购买年货的市民已随处可见,古城拉萨,处处呈现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为了迎接春节、藏历新年的到来,八廓商城及我市各大超市也铆足了劲儿备足年货,并在双节前推出了系列促销活动,琳琅满目的年货商品都穿上了喜庆的贺岁装,加上了醒目的特价标牌、促销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采购。

说起过年,少不了那黄焦酥脆、让人看一眼就垂涎欲滴的卡赛”……在林廓北路的卡赛制作加工点,每家卡塞店内,五颜六色的各式卡塞堆成小山,来店里购买的市民络绎不绝。

近日,记者漫步在江苏大道上,最吸引市民眼球的莫过于刚刚挂在街道两侧树木上的红灯笼了。除了红灯笼,中国结和春联也是新年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太阳岛,八廓商城等地,选购春联和购买年货的市民随处可见,节前年货市场呈现出一派红红火火的景象。正在选购春联的市民林先生说:我每年春节都张贴春联,希望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新年的美好祝福。














宗教信仰

藏传佛教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藏传佛教是挺神秘的,很多方面与汉地传统的佛教都不太一样,您认为普通人如何才能走近藏传佛教呢?

人们因为缺乏对藏传佛教的了解,才会觉得神秘。其实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一样,都是古代的祖师大德历经千辛万苦从印度传过来的佛法。

藏王松赞干布时期,佛法开始传入藏地。到公元八世纪,在藏王赤松德赞的启请和护持下,以莲花生大师、菩提萨缍、布玛木扎为代表的大德们在藏地广弘佛法,从此,广博完整的佛法体系,尤其是密法,扎根雪域,枝繁叶茂,代代相传。

佛法分为两大系:声缘乘和菩萨乘。二者对空性的见解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所不同;行者的发心也不同,声缘乘行者主要致力于个人痛苦烦恼的解脱,菩萨乘行者则从一开始就发愿为一切众生的究竟解脱而努力修行、圆满觉悟。因此菩萨乘又称为大乘,见解广大,救度范围广大。大乘中的金刚乘,以巧妙、简单、特别的方法令行者迅速证悟本性,因其主要保存于被严格保密的续及相关的论,以及行者的实修诀窍中,所以又称密乘。

藏传佛教的理论和实修体系涵盖显宗、密宗两部分。显宗指四谛、四法印、空性、如来藏等法,密宗指金刚乘。由此可见藏传佛教体系之完备。

密法,尤其是大圆满法,是藏传佛教的独特之处,但不是藏传佛教的全部。实际上,修学密法最好要有显宗的基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的见解和修持都达到较为稳固的程度后,再开始修学密宗才会迅速见到成效。

按照藏地的传统,修学者通常从闻思显宗的戒律、中观、因明(逻辑学)等入手,了解基本的佛法见解和修行方法后,再进入实修。行者的根器各异,实修的具体形式、方法和路径也会不同,不可一概而论。有些人由于宿世的因缘,这一世显现上并没有经过太多闻思,而直接实修,或者不经过显宗的修法,而直接进入密法,也都有成效。佛陀宣演的八万四千法门,正是相应不同根机而传讲的实修之道。闻思修中,修行最为关键。闻思是为实修做准备的,只有实际去修才能真正解脱烦恼。

显宗、密宗面向不同根器的修学者,各有特点,本身无所谓神秘,但在根器不相应者眼中,会显得难以理解、领会。比如,一些声缘乘行者对大乘的空性见解和行为无法领会,而有的显宗学人会认为密宗的见、修、行难以理解。但不管自己是否能理解,都应尊重、恭敬,因为都是佛为帮助众生解脱痛苦而宣演的珍贵法教。